在中医学里,人身体里有两股非常重要的“气”在流动,它们像两位勤劳的工人,分工合作,维持着我们的健康。
这两股气,一个叫营气,一个叫卫气。它们是构成我们生命活力的基础物质。
营气是身体的营养快递员,工作地点主要在血管里面流动。
它的核心任务就是把食物中的精华(水谷精微)转化成身体能用的营养和能量,然后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。
滋养我们的五脏六腑、皮肤肌肉筋骨,就像身体内部的“营养快递员”。
营气的性子比较柔和、细腻。它是由食物精华中那些温和精纯的部分变化来的。
营气沿着血管里的经络(主要是十二正经)不停地循环流动,白天黑夜绕全身跑50圈,周而复始,像个环一样没有头尾。
卫气是身体的巡逻保安,主要在血管外面、肌肉皮肤之间活动。
它的主要职责是保卫身体。一是像一层“保护罩”一样覆盖在皮肤表面,抵抗外界的风寒湿热等邪气入侵。
二是调节体温,控制毛孔的开合出汗;三是温养皮肤肌肉。简单说,就是身体的“巡逻保安”和“温度调节器”。
卫气的性子比较刚猛、活跃、行动迅速。它是由食物精华中那些强悍有力的部分变化来的。
卫气白天它特别活跃,主要从头部出发,沿着体表的阳经(如手足太阳、少阳、阳明经)巡逻,一天跑25圈。
到了晚上它收队回到身体内部深处(从脚底的涌泉穴附近进入),主要在体内的阴经(如肾经、肝经等)和五脏之间巡逻,也是25圈。这样白天黑夜加起来也是50圈。
营气和卫气虽然工作不同,但来源相同共同的“原料厂”,胃。
我们吃下去的食物(水谷)在胃里初步消化吸收,转化成精华物质(水谷精微),这就是营气和卫气的共同来源。中医常说“人受气于谷”,就是这个意思。
为什么说营气“出于中焦”?
“中焦”主要指脾胃区域。说营气“出于中焦”有两个关键原因:
1. 原料加工地:营气直接由脾胃消化吸收的食物精华(水谷精微)转化而来,脾胃就在中焦。
2. 出发起点:营气开始运行的起点是手太阴肺经,而这条经络的起点,正好就在中焦的脾胃附近。
为什么说卫气“出于下焦”?“下焦”主要指肾和膀胱区域。说卫气“出于下焦”也有两个主要原因:
1. 能量发动机:卫气运行和发挥保卫功能需要一股强大的推动力,这个力量被认为来源于肾脏储存的先天阳气(肾阳)。肾在下焦。
2. 夜间值班室:卫气在晚上进入体内运行时,起点就在足少阴肾经(属于下焦),然后巡行五脏。白天在体表运行的起点是足太阳膀胱经(也属于下焦)。
那卫气到底出上焦还是下焦?有点小争议。
中医古籍里对这个问题的描述看起来有点矛盾。支持“出上焦”:
有古书说“上焦”的气(主要指肺气)和卫气一样,都活动在血管外面的肌肉皮肤之间。
还说上焦的气“滑利、行动快”,这和描述卫气“强悍、滑利、行动快”的特点非常像。
上焦(心肺区域)的气似乎也和营气一起日夜循环50圈。
支持“出下焦”:如前所述,主要因为卫气依赖肾阳,且夜间运行从肾经开始。
怎么理解这个矛盾?
其实可以把“出于下焦”看作强调卫气的根本动力来源(肾阳)和夜间运行的起点。
而“类似上焦之气”的说法,可能是指卫气在体表运行时的活动区域(肌肉皮肤间)和迅捷的特性跟上焦(特别是肺宣发卫气到体表的功能)有关联。
两者并不绝对冲突,是从不同角度(根本动力 vs. 体表活动特点)来描述的。
营气(营养快递员)在血管里送营养,性子柔和,从中焦(脾胃)出发。卫气(巡逻保安)在血管外抗敌调温,性子刚猛迅捷。
它的核心动力和夜间起点在下焦(肾),但在体表活动时和上焦(肺)的功能密切相关。它们都靠吃下去的食物精华产生,日夜不停地工作,共同守护着我们的健康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深富策略-杠杆炒股在哪里申请-股票怎么加杠杆10倍-配资炒股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